编者按


水产品是“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日起,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伏休期间,海捕鱼类、蟹类等海产品的种类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断“鲜”,我省养殖水产品品类众多,仍可以满足百姓对鲜味的追求。即日起,《海上福建》将推出“追鲜不断”系列推文,让我们一起了解生蚝、大黄鱼、紫菜等舌尖鲜味的前世今生。本期让我们来一起了解生蚝,感受唇齿间的醇厚美味。


进入5月,南方的生蚝进入生长旺季。

生蚝,学名牡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中牛奶”之称。

在福建近海,一眼望去,总能看到成片成片的牡蛎养殖区域。随着牡蛎养殖技术日臻完善,福建牡蛎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成为福建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福建牡蛎养殖产量210余万吨,育苗量2680余万单位,全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

图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创新养殖 生蚝满载

吃货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由于采集的野生牡蛎常常供不应求,为实现“牡蛎自由”,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福建就已经掌握了牡蛎养殖技术。

闽南地区很早以前就已懂得牡蛎附石而生,到明清时代,福建投石养蛎已十分普遍。明代嘉靖年间,宁德霞浦县人郑洪图撰写的《蛎蜅考》,详细记录福建先民发明插竹养蛎法的过程。

牡蛎养殖延续千年,福建人对技术的创新从未停步,发展出棚架式、浮阀式、延绳式等养殖技术。

福建不仅是牡蛎养殖第一大省,也是全国牡蛎苗种基地。

三倍体牡蛎上市。图源:海连江

育苗,是牡蛎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牡蛎的产量和品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曾志南就带领团队开始攻关三倍体牡蛎育苗技术并取得突破。

当时,国内二倍体牡蛎的养殖足以让渔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整个产业对于三倍体牡蛎的需求并不强烈,三倍体牡蛎问世后并没有大面积推广。

进入21世纪,传统二倍体牡蛎逐渐呈现个体小型化、生产速度慢、肥满度欠缺、种质退化的趋势,养殖效益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国人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曾经习以为常的牡蛎也有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在此背景下,三倍体苗种的需求日渐增长。

市场需求在哪,研发方向就跟到哪。福建育种的科研力量投入到前沿育种技术研发中,攻克三倍体育种最新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并且在诱导率、成活率等关键指标上走在国外技术的前面,抢占世界牡蛎育种技术高地。

曾志南研究员介绍说,与普通二倍体牡蛎相比,三倍体牡蛎生长速度提高30%以上,而且个头大、产量高、卖相佳,糖原含量高,味道鲜美。

目前,越来越多的福建本地苗种场加入三倍体牡蛎苗的选育大军,已实现三倍体牡蛎苗种产业化生产,苗种销往广东、广西、山东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N种吃法 俘获人心

福建的牡蛎肉质饱满,味道鲜美。

自己夸不算数?福建牡蛎可不缺名人“背书”!

明代广东的按察使黄承昊,曾著有《折肱漫录》。在书中,他盛赞福建牡蛎“其味冠海错”,乃是诸多海产中第一名。

民国才子郁达夫在《饮食男女在福州》文中写到,“福建的蛎房,却比江浙沿海一带所产的,特别的肥嫩清洁”。认为苏东坡若是来了福州,尝过“闽海”的牡蛎,“苏氏子孙,或将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说不定。”。

福建对于牡蛎的烹饪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煎、炸、炒、煮,一应俱全,堪称舌尖上的“蚝”门盛宴。

蚵仔煎: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清甜可口的海蛎、鸡蛋,煎成饼状。海蛎的鲜,融合了葱、姜、蒜、蛋液的香,成为一道风味绝伦的美食。

海蛎饼:蛎饼成品为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味荤,可单独食用。福州人大多把蛎饼做下粥小菜,若与锅边糊同吃,一干一稀,风味极佳。

蚝干粥:采用猪筒骨和老母鸡作为汤料,加入稻米、蠔干、瘦猪肉、瑶柱、虾仁、芋头等食材文火熬制,清甜可口,浓淡相宜,口感丰富,味道鲜美。

烤生蚝:火红的炭炉冒着热气,烤架上的蚝肉滋滋发出声响,蚝壳里的汤汁顺着壳沿慢慢下滑。一勺灵魂的“蒜蓉酱”,让蒜香与蚝鲜充分融合,还未上桌就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还有牡蛎蒸蛋羹,紫菜海蛎煲,海蛎豆腐汤等,鲜香惊艳各地饕客。

吃干榨净 变废为宝

福建深厚的养殖“功力”支撑起庞大的牡蛎养殖产业,海量的牡蛎更是引发各地探索各式各样的“牡蛎吃法”。除了养牡蛎、吃牡蛎外,福建人充分运用牡蛎的“剩余价值”,把每个牡蛎都“吃干榨净”。

——盘头簪花,蚵壳为厝。

在“簪花围”火爆出圈的泉州浔埔村,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

蚵壳厝,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享有“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其采用牡蛎壳作为主要建材,不仅解决了海边传统砖瓦易腐蚀的难题,抗风防水、冬暖夏凉,且纹理和色彩独特,组成了沿海渔村一道独特的古民居风景线。

洛阳桥的筏型桥基上密密麻麻生长着牡蛎。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摄

——遇水搭桥,种蛎固基。

福建江河众多,要想交通便利,遇水搭桥再寻常不过。

泉州洛阳桥始建于宋朝,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当年泉州太守蔡襄在主持洛阳桥造桥工程时,首创了“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法”等技术,在世界桥梁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最终使水阔浪急的洛阳江“天堑变通途”。

洛阳桥首创的“种蛎固基法”用的就是牡蛎。

牡蛎是营固着生活的贝类,它们成熟后会在体内分泌一种黏液,将自己牢固地固着于礁石等物体上。这种黏液是黏性极佳的生物胶。清代画家聂璜在所著的《海错图》中有着这样的概括:“水沫凝石,无中生有。惟蛎最多,坚而且久。”

为了把桥基涵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造桥工匠们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繁殖速度快、分泌的生物胶附着力强的特点,开创了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变废为宝,陆地黄金。

福建在全国首创牡蛎产业“生态+”模式,探索出一条牡蛎壳资源化利用的新路,让牡蛎壳从“废弃物”华丽转身为“调理剂”。

在诏安、惠安等地,相关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等院所深化合作,经过系列技术创新,用牡蛎壳研制生产出土壤调理剂、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剂、水体净化剂等新型生物改良材料,可广泛用于生态环境治理、重金属污染水土改良、水产养殖、环保建材等众多领域。

实践表明,用牡蛎壳制作的土壤改良剂,富含钙、镁、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及氨基酸,能够有效改良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解决土壤酸化板结、重金属超标等突出问题,产品已出口到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

来源:综合人民网、福建日报、央视新闻、观八闽,图片来源清新福建文旅之声、海连江、福建日报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7350754772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